借鑒國內小型化的經驗,國外研制了一種冶金熔煉爐熔爐。從15世紀初開始,到18世紀70年代,國外小高爐采用鐵液澆鑄小爐子,開始出現在小爐子上。19世紀初期,鐵爐和熔鐵爐逐漸分開發展,70年代出現了較常規的沖天爐和帶前爐的沖天爐。一九五九年,開始在電弧爐中冶煉灰渣冶煉爐。一九一二年,燒煤的爐子誕生。雙聯熔煉開始于1918年。其后,又開發出熱風沖天爐等各種冶煉冶煉爐的方法。
當前,國外冶金熔煉爐熔煉仍以沖天爐為主,沖天爐熔化率達到lOOt/h以上,電子計算機控制整個熔化過程。目前國外沖天爐比較常用的結構形式是水冷卻無爐襯、外熱式高溫熱風沖天爐,風口為單排或兩排間距較大,并附有完善的濕法除塵裝置。另外,還開發了自然氣化鐵爐。為獲得優質鐵液,一般對1450℃以上的鐵液進行爐外脫硫,可獲得含硫小于0.01%的低硫鐵液。
在國外,電爐尤其是感應電爐熔煉冶煉爐發展迅速,無芯工頻感應電爐容量達到85t,而用來做保溫爐的有芯工頻感應電爐容量達到270t。化鐵爐和感應電爐的轉爐熔煉技術發展很快。在國外冶金熔煉爐熔化試驗技術方面取得了較高水平。
|
聯系海拓
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新產品發布和最新的資訊文章。您有什么問題或要求嗎?
點擊下面,我們很樂意提供幫助。 聯系海拓